几种少见腹部血管发育异常的超声诊断一



本文仅就几种少见的腹部血管异常压迫周围血管或脏器引起的临床及超声表现做一总结。

正常腹部血管解剖

几种少见腹部血管发育异常:

一、肠系膜上动脉异常

(一)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

(二)胡桃夹综合征

二、下腔静脉异常

下腔静脉后输尿管

(一)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又称Wilkie病,系由于肠系膜上动脉位置异常,压迫十二指肠水平段引起的十二指肠部分或完全梗阻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注: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不同于十二指肠壅积症,前者是后者发病的主要原因,约占50%)。

病因和发病机制:

1、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之间的夹角减至6-15°(正常为25-60°)

2、肠系膜上动脉到腹主动脉之间的平均距离缩短至2-8mm(正常为10-28mm)

3、十二指肠悬韧带过短、固定、位置过高

4、十二指肠上动脉起始部过低

临床表现:

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消瘦的中青年女性或长时间卧床者多见。主要临床表现为十二指肠梗阻的表现,进食后上腹部饱胀、疼痛,随后出现恶心呕吐,呕吐量较大,含有胆汁,呈慢性间歇性发病,持续数天后自行缓解,也偶见急性发病着。突出特点为症状与体位有关,仰卧位时由于向后压迫症状加重,而俯卧位、膝胸位、左侧位时可使症状缓解。反复发作患者可有消瘦、贫血、脱水和电解质失衡等营养不良表现。还有一部分出现神经官能症表现。

患者多为无力型,可触及下垂的右肾、肝和脾。沿着十二指肠可有压痛。压迫下腹部可使肠系膜上升,可使症状缓解。伴有胃扩张时可见胃蠕动波。

超声诊断:

1、SMA(肠系膜上动脉)起始部距腹腔动脉起始部1.5cm,与AO之夹角12°

2、CDFI见SMA跨越十二指肠横部处内呈五彩花色血流,可记录到湍流频谱,Vmax0.80m/s,RI0.55

3、矢状扫查肠系膜上动脉后方十二指肠横部前后径10mm

4、十二指肠降部及近端横部扩张形成特殊的“漏斗形”或“葫芦形”图像,十二指肠降部扩张30mm

5、当患者体位由直立位或仰卧位变为膝胸位时,十二指肠横部受压明显缓解,SMA与AO之间夹角20°

6、常合并有胃等内脏下垂,左肾静脉受压扩张

7、排除了十二指肠占位、畸形及邻近脏器病变,具有十二指肠梗阻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临床意义: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既往主要依靠X线钡餐造影或腹腔动脉造影检查来确定诊断,而且以它为“金标准”。造影为有创性检查,操作复杂,费用昂贵,不易重复。对患者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及并发症,有些患者甚至不适宜作此检查。现在也可用CT来诊断,但CT相对价格比较贵,而且,不能实时显示动态血流情况。彩色多普勒超声,能直观显示血管的走行,容易测量血管内径、流速,计算血流量。随着胃肠道超声造影检查技术的日臻成熟及三维超声的应用,超声在诊断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时已经显示出其优越性。

未完待续......

本文转载自“中国超声医师网”论坛,文中部分资料来源于多位专家的专著及课件。(梁耀佳整理发布)

-----------------------------------------

欢迎







































白癜风软膏能不能治白癜风
长春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kmvbc.com/fyyczz/1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