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穗部发育异常及防治措施
一、香蕉穗,也叫“娃娃穗”“手指穗”
在植株中部的同一茎节处长出3-5个小型果穗,棒基相连,形似香蕉样,结粒很少或不结粒。
形成原因:喇叭口期,遭遇干旱,玉米雌穗分化受到影响,果穗的主轴不再发育,潜伏芽的萌动,形成了香蕉穗。由于香蕉穗发育不良,吐丝较晚,当香蕉穗开始吐丝时,玉米雄穗已到散粉末期或已散粉结束,雌雄不协调,花粉供应不上,从而无粒或结粒很少。
二、一株多穗
玉米的正常株一般分化出1个结实的雌穗,有少量的双穗。但也出现部分多穗现象,表现为在玉米主穗下部的不同茎节处,长出多个雌穗。
形成原因:1.干旱:在玉米拔节(5-7片展开叶)出现干旱,顶端雄穗(天樱)发育受阻,导致养分在茎节上的积累,刺激腋芽的发育而出现多个果穗。
2.玉米种肥或苗期追施氮肥过多:在玉米播种或苗期追肥时,氮肥过多,茎秆营养积累过多,会刺激腋芽的发育而出现多个果穗。
3.玉米化控剂的不当使用:化控剂使用的时期、用量不当,会抑制玉米顶端的生长,促使玉米多穗形成。
预防方法和解决措施1.遇到干旱,及时浇水。
2.种肥和苗肥以磷、钾肥为主,N、P、K合理使用。
3.适时播种,合理密植。按照品种要求的种植密度播种。
4.合理使用调节剂: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书,按照要求的时间和用量使用。
5.人工辅助授粉。
一般情况下,遇到多穗,要及时掰掉除主穗外的其他果穗。如果肥力充足,在授粉前发现不同节位出现多穗,可保留2个果穗,其余的掰掉,一般不会影响产量。
三、空秆玉米株上根本没分化出雌穗或结实不满20粒的植株,均属于空秆。
形成原因:1.密度不合理。密度过大,施肥不足或氮肥用量过多,造成营养分配不均,发育失衡。
2.抽雄授粉期左右,遭遇极端天气,植株生长发育不良,授粉不良。
3.玉米种肥或苗期追肥氮肥过多:在玉米播种或苗期追肥时,氮肥过多,茎秆营养积累过多,会刺激腋芽的发育而出现多个果穗。
4.弱小苗。田间管理不合理等造成田间整齐度差或补栽、补种造成弱小苗。
5.播期不适宜,播种较晚。
防治和解决措施1.合理施肥、灌水。
2.适时播种,提高播种质量,及时防治病虫害,提高群体生长整齐度。
3.合理密植。按照品种要求的种植密度播种。
4.遇到极端天气,可采取人工辅助授粉。
四、结实不良,籽粒不饱满
穗粒稀少,平均每穗只有几十粒;秃尖长,也有靠茎秆部位授粉不良,出现“半边脸”。一般地块减产10%-30%,严重的可达50%左右。
形成原因:1.土地贫瘠,水肥供应不足,营养跟不上。
2.密度过大。
3.遇到极端天气。
4.病虫危害发生。
防治和解决措施1.加强田间管理。在玉米吐丝前后,拔除小株、弱株、空秆拔除,对缺肥地块可适当追肥,一般亩追尿素10公斤。
2.人工去雄和辅助授粉。去雄数量可隔行或隔株去雄,不宜太多,否则会使授粉不良,造成空穗。辅助授粉。在玉米开花授粉期,如遇极端天气,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在上午10点左右进行。
3.防治病虫害。
4.合理密植。按照品种要求的种植密度播种。
以上玉米雌穗所发生的几种异常现象,虽然很大程度上与异常气候和栽培管理不当有很大原因,但绝不属于种子的质量问题。
五、苞叶畸形,“玉米露顶”玉米雌穗苞叶比穗轴短,使一部分穗轴暴露在外,漏出在外的籽粒易被会被鸟类和病虫侵染危害,造成减产。
原因:1、玉米生育期生长不平衡造成的。2、当苞叶生长时玉米受旱,或长期阴雨天气,光照、温度不足光合作用降低,导致苞叶生长缓慢、生长不足,没有长到应有的长度,后段穗轴正常生长就会超出苞叶的长度,导致露顶。防治和解决措施1.防止玉米露顶主要是加强肥水管理,一是早施穗肥,在抽雄前后施好穗肥,2.二是防旱,在雌穗出穗期不能缺水,保证苞叶正常生长。
六、雌雄分化异常
玉米雄穗结实,一般常常出现在侧芽所形成的分蘖株上。
形成原因:由于水肥运筹失衡或化学药剂使用不合理,顶芽生长受抑制,促进侧芽的形成。由于侧芽所形成的分蘖株,营养不良,生育期较晚,易发生返祖现象。防治和解决措施:适时播种,合理密植,提高播种质量。及时防除病虫害,合理使用杀虫剂和除草剂等化学药剂。合理运筹肥水,避免分蘖的发生。(图片来自百度图片)
了解更多优质农产品、品种信息可观注我们的白癜风初期症状有哪些北京白癜风医院地图
转载请注明:http://www.kmvbc.com/fyyczz/1099.html
- 上一篇文章: 会议通知第三轮第四届胎儿发育异常
- 下一篇文章: 流产系列之子宫动脉血流超声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