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正确给婴幼儿幼儿正确饮食



婴儿是指从出生到满一周岁前,由于婴幼儿生长发育迅速,代谢旺盛,是一生中发育最重要时期,因此饮食供给是否充足合理不仅对童年期体力智力发育有直接影响,同时也对其成年后身体素质和疾病发生都有重要影响。幼儿是指1~3岁这个阶段的孩子,虽发育不及婴儿迅猛,但需求仍比成人多,其牙齿数量有限,胃消化酶及胃蠕动能力也不如成年,应注意烹调方法,每天餐次3餐2点;3-6岁为学龄前儿童,此期儿童体格稳步增长,除生殖系统外,其他器官系统、大脑形态发育已接近正常,足够的能量和优质蛋白质、各种维生素及矿物质是保证儿童正常发育的物质基础,最明显的指标是体重身高,故应重视儿童营养。幼儿处于一个快速生长发育的阶段,对各种营养的需求要高于成年人,因此,正确的给与孩子营养就需要与成人饮食有一些差异。那么,应该怎样正确的给孩子饮食呢?

1、营养齐全,食物多样化,尽可能满足婴幼儿对各种营养成分的需要。

食物要选择容易消化吸收,营养丰富的。如粥、面食、粉、米饭,少吃纯糖食物,如糖果、汽水、饮料、雪糕。蛋白质是一切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一切细胞和组织结构的基本材料,婴幼儿处于生长发育期应供给足够的蛋白质维持组织生长、更新和修补及身体的发育成熟,如奶类(牛奶、酸奶)肉类(猪肉、牛肉、鸡肉、鱼肉)、蛋类、豆及豆制品等优质蛋白,少吃腌制食物及高脂肪食物,如咸菜、腐乳、腊肠、腊肉及罐头制品、肥肉、奶油;不吃油炸、辣、油腻食物,尽量食用植物油。每日饮食中应包括谷类、肉类、蔬果类、奶类,食物应搭配合理,忌偏食,没有任何一种天然食物含有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奶是婴儿最理想的食物,其中缺铁,长期单一的吃奶的婴儿会贫血病,因此,1-3个月可适量添加菜汁、果汁、果汁水及鱼肝油,以供给维生素A、D、C,4-6个月时,婴儿体内贮存的铁已消耗渐尽,应补充含铁的及含淀粉的食物,如强化铁的婴儿谷类粉。蛋黄含铁质及维生素A、D可从少量开始以后逐渐增加,以至全蛋。从6个月起婴儿开始长牙,这时可以添加煮烂的米粥、菜泥、水果泥等。7-8个月时可以喂烤馒头片或饼干,8个月可以喂点肉末、肝泥、鱼肉,喂1-2次较稠的粥,可在粥内加少许碎菜、肉末,9-10个月每日可喂1-2次稠粥或适宜的断奶配方食品,11-12个月的婴儿每日可吃烂饭、馒头、饼干以肉末、碎菜。喂1至数次代乳品。幼儿每周食谱中应安排2次动物肝脏、动物血,海产品1次。3岁内是脑组织处于发育期,可塑性大,饮食以谷类为主,合理烹调,主食以软饭、米糊、面条、馒头、面包、饺子、馄饨等交替使用,蔬菜切碎煮烂、硬果如花生、黄豆磨成浆粉,以免呛入气管,以清蒸、焖煮为主,不加味精。尤其是脑瘫儿存在吞咽困难,半数患儿仅能进食流质、因此,食物碎、软、细、烂、新鲜、清洁、避免用粗糙、大块的油腻,例如肉类加工成肉饼、肉沫、蔬菜可选瓜类、菜叶选择嫩的切碎或把菜剁烂,做成菜包、饺子,菜泥、菜汤,太大的食物也可煮熟搅拌后吃,点心也可改米粉、奶粉、儿童佳膳营养粉等营养较全面的配方粉。脑瘫患儿尽早纠正营养不良,改善饮食,是脑瘫康复治疗的重点。学龄前儿童应培养良好的饮食及卫生习惯,烹调花式多样,烹调可采用蒸、焖、炒、烩等方式,食物色彩鲜艳。少用姜、葱、味精、胡椒、酒等调味品,不宜盲目进补。学龄儿童要保证吃好早餐,少吃零食、饮用清淡饮料、控制食糖摄入,多参加户外活动。

孩子的饮食一定要注意营养齐全、均衡,搭配合理。主食类的谷物、面食,鱼、肉、奶、蛋、蔬菜、水果,都必不可少,多吃蔬菜水果比较好,但是油、糖、盐等给孩子的摄入不可过多,适度就好。

2、保证能量的供给

能量是维持生理功能最重要的因素,如果膳食能量供给不足时,其营养素也不能被很好的利用,因而影响生长或是消瘦,供给过多时可以有肥胖症状。尽量选择能量高、易消化吸收的食物,不宜吃太多的粗粮,年龄较大的儿童可适当增加,每日供给铁20mg,幼儿每周吃2次动物血或肝脏,海产品1次,多吃蔬菜水果,蔬菜水果中的维生素C促进铁的吸收,植物性铁吸收多在10%以下,动物性的铁吸收率高,按时进食,可增进食欲。

3、特殊加工。

由于孩子的牙口可能还没有发育齐全,因此,孩子的饮食就要做得细、软、烂、碎,这样有利于保护孩子的口腔颌牙齿,而且有利于孩子对摄入的饮食的营养素的吸收利用。

4、合理安排进餐。

注意孩子的饮食卫生,因为孩子的免疫能力比较低,很容易因为饮食不卫生而引起肠道疾病。饭前不要给孩子吃太多的糖和其他零食,由于幼儿胃容量相对较小,能够容纳的食物也相对较少,而孩子又好动,因此,为了营养能够满足孩子的需求,最好给孩子少食多餐。

5、培养良好的饮食及卫生习惯。

当小孩出现偏食和挑食时,要有耐心,不宜操之过急,纠正不良习惯需要长期持久努力。合理安排孩子吃零食时间、数量、在吃饭时不要喝饮料,不要强迫孩子吃某种食物,在合理情况下,允许孩子选择喜欢吃的食物。对于咀嚼吞咽困难或因头、身体等姿势异常,上肢和手的控制障碍,眼、手、口间协调困难等而影响进餐活动脑瘫患儿。家长可在患儿口周围皮肤上进行按摩,扣击刺激,以增强患儿口腔闭合能力,可轻轻按摩其颌下舌根部,以促进小儿吞咽,并逐渐培养患儿自行进食。每日进行适当的户外运动,可促进胃肠蠕动,不能运动的脑瘫患儿,餐后2小时后可给予每日2-3次的腹部按摩,每次15-20分钟,帮助吸收。

觉得不错,请点赞,接下来想看什么内容,请留言!









































鐧界櫆椋庣殑娌绘硶
鍖椾含娌荤枟鐧界櫆椋庡摢涓尰闄㈠畨鍏?



转载请注明:http://www.kmvbc.com/fyycby/2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