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精挑细选的精选书刊破译心理密码,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公益中国 http://www.zherpaint.com/bzlf/kkjs/m/1271.html
今日推荐:《破译心理密码》作者:郑军。搜索书名开始观看吧~

-----精选段落-----

九发展,用你的一生一世

个性化过程是自然发生的。无论有没有社会力量去提倡,或者自己是否意识到,人都会在不断活动中形成自己的个性。在今天,市场经济和法律社会更成为个性化过程的外部推动因素。它们都要求个人做选择,并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读到这里大家会发现,社会化和个性化并不是两个过程,它们存在于同样一些活动中。比如,一个青少年学习与人打交道,他一边要熟悉社会的交往原则,揣摸别人的意图,一边要在交往中实现自己的目的。

又比如,当你们高考以后选择专业时,既是为了成为合格的劳动就业人员,也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两者并存在这个活动中。

回顾你的过去

儿童、青年、成年、老年,这些概念大家常用,可它是怎么划分的?法律上规定18岁以上算成年人,可如今这个年纪的人基本都在上学,看上去只是比初中生个头高一点。

如何对人生阶段进行划分,在心理学界有两种不同的标准。一是严格按年龄划分,比如1~3岁是婴儿期,3~7岁是幼儿期。这样划分容易与社会法律规定接轨。不过,我推荐另一种划分方式,即按照某个阶段的主导活动来划分。

比如,儿童的主导活动是初步适应学校生活,我见过五岁半就入学的孩子,也见过八岁才读书的孩子。进不进学校大门是关键,年龄不是关键。

又比如,成年期的主导活动是工作。有的人不到18岁就出去打工,有的在学校里读到三十岁才毕业。但不管什么时候踏入社会,只要在职场上待过一段时间,处世为人就比学生有明显提高。

按照这个标准,人生第一个阶段叫婴儿期,是从出生到学会走路、说话这两种技能为止。掌握走路这个技能后,婴儿对粗动作的学习基本就完成了,讲话则保证婴儿能够与他人交流。

结束婴儿期,直到上学读书这段时间叫幼儿期。过去,幼儿们主要与邻里的孩子一起玩耍。如今,多数幼儿会被送进幼儿园。这个阶段游戏是主导活动。游戏里面包含着任务,包含着设置好的情境,大部分游戏必须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这是让孩子们熟悉社会生活的主要渠道。

幼儿时期最重要的发展是意志初步产生,可以抑制自己的冲动。心理学家米歇尔设计了一个叫“延迟满足”的实验,对象就是幼儿期的孩子。米歇尔给每个孩子发一份糖果,告诉他们,如果坚持一小时不吃,

便可以得到两份糖果。结果有的孩子克制不住,在一小时之内吃掉了,有的孩子则克制住了冲动。人正是从幼儿期开始,为了实现社会目标学会自我克制。

由于独立活动能力飞速提高,幼儿产生独立活动的愿望,并与习惯照顾自己的家长发生冲突。以前教育专家把这个阶段叫“第一反抗期”,我觉得这个概念带有成年人的偏见,似乎应该叫“第一独立期”更好。毕竟,独立安排自己的生活是每个人成长的核心目标。如果家长知道这个“独立期”会到来,提前调整自己和孩子的关系,就能减少冲突。

从上学到青春期开始是儿童期,这是认知能力突飞猛进的阶段,也是个人承担社会责任的开始。游戏没有玩好并不会受到惩罚,但学习成绩不佳,则意味着个体没有很好地完成对社会承担的责任。

儿童期的一个特点就是好问,天上地下问个不停,经常把家长和老师问得很难堪,这是儿童渴望了解周围环境的表现。这个阶段,孩子们


转载请注明:http://www.kmvbc.com/fyycby/16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