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高档水产品的罗氏沼虾,生长快繁殖力强
既可作为养鱼池搭配养殖的对象,也可以精养。但由于罗氏沼虾不耐低温,需要越冬,苗种生产要求较高,所以需专业化的苗种基地。利用池塘进行人工养殖罗氏沼虾可分为幼虾培育和成虾养殖两个阶段,从生产方式看,有单养,也有鱼虾混养。我国罗氏沼虾的养殖已经有30年的时间了,经过一些专家和研究人员的分析,认为造成目前全国许多地方罗氏沼虾养殖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在静水饲养的工艺中,水质、饵料、病害三大矛盾长期得不到解决。在传统的养殖过程中,通常是依靠大量的饵料投喂来强化幼体增长增重,以达到产量的目的;通过大量施药来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一旦养殖水体发生异常,只是一味地通过大量换水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而在实际养殖中,大量投饵必然会影响水质,水质变坏必然会导致疾病的发生,疾病一旦发生,就会直接导致罗氏沼虾的吃食下降甚至停食,造成罗氏沼虾的生长减缓甚至死亡。虾因此水质、饵料、病害三者矛盾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片面强调任一方面,时间一长,就导致了养殖的失败。当年引进罗氏沼虾时,就是作为一种新兴的特种水产品来养殖的,经过几十年的养殖后,我们发现,同甲鱼、河蟹养殖一样,它也经历了从兴起到辉煌再走向衰落的过程,有其必然的规律,就罗氏沼虾而言,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刚开始引进养殖时,罗氏沼虾质量非常好,深受人们的喜爱,表现在上市规格大而整齐,色泽鲜亮,口感纯正,一般每千克成虾为尾;而目前市场上出售的罗氏沼虾,普遍规格偏小,色泽偏暗,有明显的淤泥黑斑样,而且口感不佳,肉质疏松,泥土腥味较重,一般上市规格已下降到每千克尾,这些低质量现象导致了人们对罗氏沼虾喜爱程度的下降,同时伴随着其他特种水产品的冲击,罗氏沼虾价格就慢慢回落。虾经过多年的养殖后,目前养殖的罗氏沼虾性早熟现象比较严重,甚至当年苗到秋天性腺已经发育成熟。过早性成熟,导致罗氏沼虾的体内从饲料里吸收的营养和能量有相当一部分都转向性腺发育,造成罗氏沼虾用于身体生长的能量不足,导致罗氏沼虾的规格下降,当然养殖产量也随之下降。造成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市场急功近利造成的,一方面苗种生产厂家的亲虾近亲繁殖交配现象严重,多年来用的都是同一批亲虾或者就是这批亲虾的后代,几乎很少有苗种生产厂家能主动进行亲虾的选育和提纯复壮,这样一来长期近亲繁殖,造成了罗氏沼虾性早熟现象非常严重,也是造成病害肆虐的诱因之一;另一方面养殖环境不佳,长期以来对池塘过度开发利用,而缺少环境修复的手段,导致养虾池塘里的水草资源稀少,天然栖息环境恶劣,另外池塘里的淤泥沉积造成水位过浅、水质过肥等原因也是导致罗氏沼虾性早熟的诱因。虾由于罗氏沼虾是热带虾类,不耐低温,除在南方外,一般不进行越冬养殖,因此每年月,尤其是国庆节前后,是全国各地罗氏沼虾集中上市的时间,大量的鲜活成虾集中上市,导致价格下跌,效益较低。罗氏沼虾属于热带虾类,养殖过程中一定要控制好温度,特别在春季和秋末低温条件下罗氏沼虾容易死亡。春季放养时,要保证水温在罗氏沼虾生长的适宜温度范围内,秋季气温下降到一定数值后就及时捕捞。罗氏沼虾的投饲也有学问,投饲多了虾吃不完影响水质,投饲少了轻则影响虾的生长,严重时引起弱肉强食互相残杀,造成较大损失。养殖罗氏沼虾虽然其经济效益比池塘养鱼要高,但是风险较大,原因是罗氏沼虾属暖水性的淡水虾类,对水温要求比较高,其生长的适宜温度在18°C以上,生长期比较短,长江流域只有5个月的时间。此外,罗氏沼虾对水质、池塘底质及饲料的要求较一般鱼类高,需要投入的资金也就较多。虾随着全国养殖罗氏沼虾面积的大幅度增加,产量急剧上升,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罗氏沼虾价格一路下滑,罗氏沼虾已由买方市场进入卖方市场,效益也由暴利时代进入微利时代。由于罗氏沼虾具有互相蚕食的特点,其饲养的成活率也不稳定,而且现在价位也比较低。因此,如何继续激发罗氏沼虾养殖的热情、提高罗氏沼虾的市场份额、增强罗氏沼虾抵御市场的风险能力,目前全国各地纷纷举办研讨班、培训班,旨在进一步探讨罗氏沼虾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作者综合多年的养殖经验与系统调查后认为:要想提高罗氏沼虾养殖的经济效益,应以降本增效为目的,在经济管理及技术措施上下功夫,通过提高技术、增加产量才获得到最大利润,着重抓好以下几点调整,才能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目前全国罗氏沼虾养殖的模式主要是单一精养型,一旦市场低迷,价格回落,风险较大。虾因此,要及时调整养殖模式,改单一精养为鱼、虾、蟹混养或虾蟹两茬轮养。这样既可避免市场的冲击,缓冲市场的风险,又可充分利用水体,充分发挥立体养殖的生产潜能,同时通过生物间的相互作用来降低发病率、提高罗氏沼虾品质与成活率。要在市场上占有一定的销售份额,必须以规格与品质取胜,优良的品质一直颇受青睐。要提高罗氏沼虾的品质,必须积极主动地调整、优化目前粗糙的养殖技术。一是改善投饵结构,罗氏沼虾配合饲料应保证动物性蛋白与植物性蛋白的合理搭配,同时要保证矿物质与维生素的供应,确保营养全面;二是营造与优化天然生态环境,满足罗氏沼虾对生存环境的需求,促进它快速生长发育,要及时移植多层次、多品种的水生植物,如苦草、水花生、聚草、轮叶黑藻和黄丝草等,在池塘中种植25%左右的水草或人工设置栖息巢;三是改良水体条件,清除淤泥。虾池塘淤泥不宜太深,以厘米为宜,浅池改深池,减少病菌滋生,小塘合并,改小水体为大水面,增加活动范围,夯实渗漏池埂,保证保肥保水性能良好;四是改革施肥观念,传统的养殖观念认为,养殖罗氏沼虾的水质不需施肥,经过实践证明,在养殖过程中,除了定期施加钙肥外,还要及时施加磷肥,以补充水体中磷元素的消耗,通常施用钙磷复合肥如磷酸二氢钙、过磷酸钙等。苗种这个“瓶颈”问题在量上已经解决,但在生产过程中苗种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主要表现在:淡化时间不够,弱质苗较多,早熟现象严重,亲本个体小型化导致苗种长不大等现象,必须引起养殖者的注意。正确选购虾苗。从受精卵孵出的幼体,经过十一次蜕皮后变态为虾苗,其间要经历天。虾苗生产单位因受生产条件如亲虾、水质等及技术水平的制约,生产出来的虾苗差异性较大,选购时一定要选择质量好的虾苗。
转载请注明:http://www.kmvbc.com/fyycby/16005.html
- 上一篇文章: 工业添加剂双酚A健康危害大,研究发现补充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