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行为泄露了脑发育的状况不要错过孩
有些父母带孩子到儿童心理行为科看病的时候已经是孩子4、5岁,甚至7、8上10岁了。由于上幼儿园或者小学,家长才发现孩子有无法适应社会生活的重大障碍,如难以合群,不会与人交往或配合,甚至具有攻击性或者自虐倾向,等等。
孩子心理行为发育异常的原因
发生这些异常情况的原因,并非家长教育不到位,也不是简单因为孩子淘气,而是因为孩子先天的脑神经发育有一定的缺陷,导致表现出来就是心理行为方面的障碍,如情绪障碍,社交障碍等。
因为家长不是医生或老师,并不一定都懂得正常孩子的发育规律和表现,所以有时候感觉自己的孩子特别难带,会侥幸地归咎为孩子淘气、性格不好或者老人过分宠爱等。历史上著名的“冰箱妈妈”理论,就是针对患有自闭症的孩子而寻找的错误原因——认为孩子自闭,不会社会交往,是因为妈妈冷漠,不够关爱和陪伴孩子,只用冰箱里的冷冻方便食品喂养孩子,渐渐地,孩子就变得自闭了……事实证明,这种归因是完全错误的。有的家庭在孩子出生后对孩子教育和培养特别注重,给予孩子特别多的关爱,但家里依然有孩子得自闭症。最后,冰箱妈妈这一错误理论得以彻底推翻。但是,在当时错误的理论影响下,不知道有多少绝望而委屈的母亲,抱着自己患自闭症的孩子一起自杀。实在是令人惋惜!
孩子心理行为发育异常的干预窗口期
参照上表,仔细观察孩子的日常行为。早发现、早干预,效果最好——
首先,0-3岁是最佳干预期。但是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小,能力不足,社会互动少,家长自觉发现孩子异常的可能性很小。所以,建议孩子出生后,家长应医院的儿保科进行常规的身体和心智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重要问题;
其次,3-6岁是黄金干预期。一般三岁以后的孩子都可以上幼儿园了,进入同龄孩子圈子里进行相互比较,而且在孩子们相互交往以及与老师的互动中,家长就比较容易发现孩子的行为异常了。此时发现,如果能及时干预,孩子的行为发育可能会有比较明显的好转;
第三,6-12岁,孩子还在发育过程中,但是在这个阶段,其脑发育和各种能力发展已经基本接近成人,所以此时发现并干预,孩子的行为表现可能会有所改善,但是效果也会大打折扣了,希望变得越来越渺茫。
有些类型的发育障碍,从行为上本来就表现得并不典型,加上孩子本身先天智力发育得比较高,甚至高于常人的话,就会将其行为问题掩盖到这个阶段,甚至成年以后才偶然发现。比如高功能的阿斯伯格综合征,很多学者通过研究认为,爱因斯坦、比尔盖茨、贝多芬、牛顿等智者都具有这种行为特质。他们具有较为狭窄的兴趣,更弱的人际交往能力或动手能力,比如讲课时不与观众对视,而是左顾右盼或者盯着天花板一直讲,等。
孩子心理行为发育异常的干预对策
一般来说,对孩子的心理行为发育异常,早发现早干预对孩子是效果最好的。但是,因为是先天的脑神经发育问题,所以鲜有完全治愈的案例。不过,这并不排斥通过一定的干预,能让孩子的行为问题有可观的改善,这将有利于帮助孩子融于主流社会甚至独立生活。而且,这种干预一般将会是漫长和辛劳的付出,一蹴而就不可能有好的效果。具体的干预原则和方法有:
1、家长是最了解、最疼爱孩子的人,家长在干预孩子的过程中要起积极作用,应认真学习儿童脑发育和干预的基本知识和原则,并长期应用于孩子的日常生活中。花钱将孩子扔给康复机构或者家中老人,而不去亲自了解和陪伴孩子,即使花再多钱,也是不负责任并且收效甚微的;
2、家长要调整心态,在期待改变孩子不良行为的同时,也要客观看待孩子的问题所在,家长要从内心接纳孩子的现状和特质并真正做到尊重孩子。
3、各种训练孩子行为的方法千差万别,但是共同的要领是:与正常教育相比,家长要更耐心、宽容、慈爱地对待特殊孩子,不可打骂急躁或者宠溺放任;
4、特殊的孩子往往会有一两样超出常人的过人之处,特别是艺术、科学和记忆等领域。家长从小挖掘和发现孩子的这些特长,着力培养,以长带短,就有可能使本来有些特殊的孩子长大后成长为了不起的人物。
哪些3-12岁孩子必须要上感统训练?
剖腹产、早产的孩子多动好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没耐心早期爬行不好,使用过学步车爱爬高、兜圈子跑、久转不晕
打人咬人、脾气暴躁
平地摔跤、走路不稳、行为笨拙
发音不清、语言障碍、大舌头爱哭、胆小、粘人、不自信、不合群
粗心大意、比较马虎、写反字、易出格
讨厌被触摸,不爱洗澡、剪指甲
反应迟钝、丢三落四
学习力障碍,认字、阅读困难
自言自语,爱接话茬
预约测评:
合作加盟:
爱而思12年感统实践5家训练会馆现近名儿童同时开课
我们只专注3-12岁儿童感统训练
北京看白癜风哪个医院好北京白癜风研究中心治疗要多少钱转载请注明:http://www.kmvbc.com/fyycyw/5238.html
- 上一篇文章: 警惕早产儿发育异常的几个信号
- 下一篇文章: 一张图判断宝宝发育是否健康妈妈自己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