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婴幼儿发育谈筛查评估与干预一



发育中的儿童,随着体格的生长,其神经系统发育逐渐成熟,其活动与行为的能力逐渐增强。幼儿在运动、认知、情感与交流等的发育是生物与环境因素共同的结果。出生前后各种因素导致的脑损伤、营养不浪与疾病,教养环境的欠缺均可导致发育障碍,引起儿童疾病。对婴幼儿发育障碍的早期发现与诊断极为重要,是早期干预训练和治疗的先决条件。

婴幼儿发育的一般规律

从胚胎起发育成熟的过程,是不断进行地连续的过程,幼儿的发育遵循着同样的顺序和规律。幼儿行为发育呈由头至尾的顺序,如民间谚语将婴儿运动发育归纳为: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幼儿一般会遵循上述发育里程碑的顺序依次进步,最终达到完全成熟。但也有一些例外,例如,并非每个幼儿会走之前都会爬行。发育的连续性也并不意味着其进步的表现是逐日的均匀的,而是可以呈现出阶梯式的跳跃过程,例如,幼儿会突然间会说很多话。

发育的变异性还突出的表现在发育的速率上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要确定发育的正常范围是极为困难的,在正常与异常之间也没有明晰的界限。我们只能说离平均值越远,正常的可能性越小。

婴幼儿正常发育

婴幼儿的发育依赖于神经系统的成熟。早产儿首先要补足在宫内的发育进程,在评估时需作胎龄矫正。我们先以足月新生儿的正常发育来做说明:

1.粗大运动发育

俯卧悬空位:

足月儿缺乏头控制,在胸腹托起悬空时,头下垂。6周头能短暂抬起,至躯干同一水平;8周能持续抬起,并超躯干水平。

俯卧位:

正常足月儿俯卧位时,头偏向一侧,膝屈曲于腹之下,骨盆高耸。随着发育,髋和膝逐渐伸展,骨盆逐渐降低,至3—4周膝已不在腹下;4周下颏能短暂离开床面;8周头能抬起;12周头与胸抬起,肘支撑,下肢完全伸展;16周头与胸抬起,腕部支撑;24周胸与上腹抬起,手支撑,肘完全伸展。可由俯卧翻身至仰卧位,再过一月能由仰卧翻身至俯卧位;28周能单手负重;9个月能腹部触地爬行,常先会向后爬;10个月能手膝支撑爬。

坐位:

新生儿被牵拉双手坐起时(牵拉反映)头完全后滞,扶坐时头前倾、背部由颈至骶弯曲成圆背;8周扶坐时头能短暂竖立;12周扶坐竖头略前倾并偶有点头样晃动;16周扶坐时仅腰部以下弯曲;20周牵拉坐起时头不再后滞,扶坐竖头稳定并与躯干保持对线,转身或移动时头也无晃动;24周牵拉坐起时肘先屈曲并抬头,在硬实的平面上能手支撑坐;28周在硬实的平面上能直背独立并保持1分钟以上;32周能独立10分钟以上,前倾后能复坐直;36周独立很稳,双手可自由玩耍,容易地由坐位到俯坐位;44周坐位时能左右旋转。

直立位:

出生后可引出步行反射,在新生儿期逐渐减弱并消失,但当头后仰时常仍可引出。12周时双下肢可支撑部分体重,到20周时可支撑大部分体重;28周时可支撑全部体重;36周时能扶站起;44周扶站时能抬起一只脚;48周时扶床栏能行走,牵双手能走;52周牵单手能走。正常幼儿独立行走的年龄变异很大,平均为12个月,个别到18个月才会独走。开始独走时基底很宽,快冲几步后即有停顿。肩外展,肘屈曲。以后步态渐趋平衡,并学习上下楼梯。开始时为爬楼梯、或牵单手上、下楼,到2岁时不用扶,能两一台阶的上楼,3岁时能一步一台阶的上楼,4岁时能一步一台阶下楼。2岁会跑,2岁半能双脚跳,3岁时能从最后一个台阶跳下。

2.精细运动发育

4周内大多数时间双手呈握拳状,8周时手常打开,原始握持反射通常在12周内消失。12周能握住放在手中的玩具,16周两手能凑在身体中线处一起玩,能主动够玩具,但手常目标物,能摇晃手中的摇铃。20周能主动抓握,把东西放在嘴里;24周能抓住脚趾玩;28周时脚趾能放在嘴里,能将一只手中的现场会具换到另一只手中;40周能以手指去触物,能容易的松手丢掉手中物,喜欢往地上扔东西。手抓握形式渐趋成熟;20周开始为手掌尺侧抓握方积木;28周转为桡侧抓握;32周时能以拇指与其他的数指相对抓物;36周开始能以拇食指捏起小丸,直到48周才能手臂悬空捏取。1岁多会搭积木,如果1岁半叠方积木不足3块,2岁不足5块,提示可能有落后。

3.视听行为发育

新生儿视觉15—20cm距离处最清晰,在安静清醒状态下可短暂注视眼前之物,如红色悬环等,并能追视达中线位;8周时追视能过中线,并能上下缓慢垂直追视;12周能沿环形追视、16周时能从一侧床面跟随度弧线对侧床面。3—4个月前,两眼可能不协调,追视时可呈跳跃式,非平滑移动。视野范围也逐渐扩大,12周能即刻发现移向胸前之物;16周能注意到移动到双脚前方的物体;12—1、24周的幼儿仰卧时会注视自己的手(盲儿也有相同的动作)。智力落后的幼儿,该行为常持续超过24周,应警惕。

出生时因鼓室无空气,听力差。生后3—7日听觉已相当良好。新生儿期对铃声等刺激会有短暂反应,如自发活动的抑制,或伴随眼挣大、皱眉,怪相等面部表情改变。3个月时头转向声源方向。

4.一般理解

婴儿的视听行为是认知理解的早期征象。新生儿在妈妈对他说话或作出各种表情时,会紧盯着妈妈的脸。新生儿在睡眠与困倦中有时微笑,6周后出现所谓社交性的笑。在与其说话、对视、呵痒等各种情形下可诱发微笑。8周时能笑出声。12周时喜欢看周围的人和物,看到玩具会兴奋。20周时常会对着自己镜中的影像笑,开始认生。24周当妈妈准备抱他时,会伸出手臂。28周喜欢玩藏猫猫游戏,32周会尝试够远处的物品,会做出“不”的反应。40周会拽妈妈以引起注意,会挥手表示再见。44周时会伸手或抬脚来配合穿衣和穿鞋。1岁时不再把东西经常放入嘴里。

5.语言发育

出生时会哭,2个月会笑出声,会发单个元音,如“阿、衣、乌”。3—4个月可以发出辅音:m,k,g,p,b;6个月能发出bababa,dadada等连续叠音,叫名字能回头。8个月说baba,dada,mama无特指,会模仿发音;10个月会叫爸爸妈妈,能理解“不”,会摆手表示再见等。1岁能说2—3个字的词,15个月能听懂简单指令,如坐下、过来等;18个月能说出几个有意义的词,能菩萨指出身体部位。2岁能说简单句子;3岁会报全名,知道性别,知道2种颜色,会说歌谣,会数数到10,能分辨位置和方向,如能执行“把球放在椅子下面”等指令。

(未完待续)









































北京看白癜风哪间医院专业
寻常型白癜风图片



转载请注明:http://www.kmvbc.com/fyycyw/1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