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发育异常



学医路上,需挑灯夜读的勤奋!

更需要凝思的冷静与淡定!

学医路上你并不孤单----

牙发育异常

本单元内容出题较少,复习时只需掌握几类特殊的牙发育异常的特点和处理,特别是滞留、融合牙等。

一、滞留

1.病因

(1)继承恒牙萌出方向异常,使乳牙牙根未吸收或吸收不全。

(2)继承恒牙先天缺失、埋伏阻生、异位萌出。

(3)继承恒牙萌出不力。

(4)全身因素(佝偻病、侏儒症、外胚叶发育不全)和遗传因素。

2.临床表现

常见于1个乳牙滞留,2个乳牙滞留往往是对称性的。混合牙列期,最常见下颌乳中切牙滞留。下颌恒中切牙舌侧萌出,形成双排牙的现象。

3.诊断

(1)已经到达替换时期尚未替换的乳牙,该乳牙根部或唇、颊、舌侧有继承恒牙萌出。

(2)恒牙虽未萌出,X线片显示该乳牙根部有正常发育恒牙牙胚。

4.治疗原则

恒牙异位萌出,乳牙尚未脱落,应及时拔除该滞留乳牙。无继承恒牙胚,则不予处理。

二、早萌

1.病因

乳牙早萌原因尚不清,可能为牙胚离口腔黏膜近或与种族特性有关。恒牙早萌与乳磨牙根尖周病变或过早脱落有关。

2.临床表现

(1)乳牙早萌:

乳牙早萌有两种,诞生牙和新生期牙。诞生牙,指婴儿出生时口腔内已有的牙齿;新生期牙,指出生后不久萌出的牙齿。多见于下颌中切牙,偶见上颌侧切牙和第一乳磨牙;诞生牙多数是正常牙,少数是多生牙。

早萌乳牙牙冠形态基本正常,釉质、牙本质菲薄,矿化不良,牙根尚未发育或发育很少,无牙槽骨支持,松动。

(2)恒牙早萌:

多见于下颌前磨牙。牙根发育不足,极度松动,常伴有釉质矿化不良或釉质发育不全。

3.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一般不难做出诊断。

早萌乳牙与上皮珠鉴别:

上皮珠为新生儿牙槽黏膜出现类似牙齿白色角质珠,是牙板上皮剩余,可自行脱落。

4.治疗原则

极度松动早萌乳牙应拔除,松动不明显可保留观察,注意避免引起舌系带溃疡(李-弗病)。控制乳磨牙根尖周炎防止恒牙早萌,根据松动和对颌牙情况决定是否阻萌,早萌牙局部涂氟。

三、迟萌

1.病因

全口或多数乳牙迟萌多与全身因素有关(佝偻病、甲状腺功能减退、营养缺乏等)。个别恒牙迟萌:乳牙病变、早失或滞留;多生牙、牙瘤或囊肿阻碍。

2.临床表现

(1)乳牙迟萌:

1周岁未见第一颗乳牙萌出,3周岁乳牙尚未全部萌出,常伴釉质、牙本质发育异常。

(2)恒牙迟萌:

首先多见于上颌乳切牙过早脱落,牙龈增生变厚;其次乳尖牙和乳磨牙早失,恒尖牙和恒前磨牙萌出困难或异位萌出。

3.诊断

查明原因,结合临床症状做出诊断。

4.治疗原则

(1)乳牙:

查明原因,对症治疗。

(2)恒牙:

牙龈增生阻碍可术前X线片,局部麻醉下开窗助萌;牙瘤、多生牙或囊肿阻碍可手术摘除;全身性疾病查明原因。

四、多生牙

1.病因

未定,可由牙源性上皮活性亢进引起;可能与发育缺陷或遗传有关。

2.临床表现

(1)好发牙列:

混合牙列恒牙列乳牙列。

(2)好发牙位:

多见于上颌中切牙间,其次是第三磨牙后。

(3)部位:

颌骨任何部位甚至鼻腔、上颌窦内。

(4)形态:

多数为圆锥、圆柱、三角棱形,其次为尖融合形、结节形。

(5)影响:

影响恒牙的发育和萌出,可能出现含牙囊肿、邻牙牙根吸收。萌出于鼻腔,上颌窦部位的多生牙还可引起这些相应部位的症状。

3.诊断

X线片及全口曲面断层或多生牙定位片。

4.治疗原则 

萌出的多生牙及时拔除,没有出现病理变化的可以不处理。为减少对恒牙或恒牙列影响,应早发现,及时处理。

五、融合牙

1.病因

牙齿发育受压力影响;遗传因素。

2.临床表现 

根据融合时间早晚,可出现冠根完全融合;冠部融合根部分离;冠部分离根部融合。

好发牙列:

乳牙列恒牙列;好发牙位:①乳牙列:下颌乳中切牙和乳侧切牙融合、乳侧切牙和乳尖牙融合;②恒牙列:多生牙和正常牙融合。乳牙融合常并发继承恒牙先天缺牙现象。

3.诊断

临床检查+X线片。

4.治疗原则

对牙列无影响,可不处理。形态异常,沟窝明显,影响美观,且易患龋齿可尽早窝沟封闭或光固化树脂修复。乳牙融合,可能影响恒牙发育,应定期观察。

主编微语:有人利用







































北京看白癜风比较好专科
北京白癜风医院地址



转载请注明:http://www.kmvbc.com/fyycys/1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