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残疾预防康复知识
一、预防智力残疾有哪些具体措施?
(1)一级预防:采取措施积极防止或减少智力障碍的发生。例如:普及婚前检查,进行计划生育宣传,提倡优生优育,反对近亲结婚,缺碘地区的重点人群及时补碘、科学接生等等,可以有效预防智力障碍的发生。
(2)二级预防:采取措施阻止一些致病因素导致的智力障碍。例如已经发现一个儿童有苯丙酮尿症,就可以为该儿童制定严格的食谱,减少或基本上不让他进食带有苯丙酮酸的食物,这样做可以有效地阻止体内大量积累苯丙酮,从而避免影响大脑发育。同时,对一些可能出现智力障碍但尚无明显障碍表现的儿童(称为“高危儿童”)提供医学、教育和社会等全面帮助,可以有效减少高危儿童出现智力障碍的情况。
(3)三级预防:旨在减轻智力障碍造成的消极后果。对智力障碍儿童和高危儿童进行早期康复训练是最重要的三级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地限制障碍带来的功能缺失,让智力障碍儿童保持较好的生活状态。
二、为什么要对智力残疾儿童进行早期干预?
儿童生产发育的早期(0-7岁)即人生的最初几年,是大脑、智力、社会适应能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也是学东西最容易、最快的时期。儿童在这个时期的可塑性很强,因此,不失时机地从医学、康复、心理学、社会学角度对儿童进行干预,可以促进儿童运动能力、感知能力、认知能力、语言交往、社会适应能力、生活处理能力的发展。
受过早期干预的智力残疾儿童可以进入普通小学或培智学校就读。
三、家长在智力残疾儿童早发现、早干预、早康复过程中的作用是什么?
转载请注明:http://www.kmvbc.com/fyyccs/7230.html
- 上一篇文章: 预防先心病,从孕期做起
- 下一篇文章: 拜托了妈妈吃维生素C可以预防感冒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