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常气候条件下,冬小麦播种及冬管要点
一、全球气候预测
据赤道太平洋海洋大气环流现状,以及国内外多家气候动力模式和统计方法预测,/年冬季有可能形成一次拉尼娜事件。拉尼娜事件易导致我国冬季气温偏低,出现冷冬。
拉尼娜现象入秋以来,我国黄淮北部区域降水仍然不足,局部地区土壤墒情偏差,关中地区今冬明春旱情形势仍然不容乐观。
二、蒲城冬小麦播种从9月下旬以来,全县冬小麦播种工作从北向南依次展开,面对可能到来的冷冬,怎样安排冬小麦的播种呢?
据农业专家介绍:小麦要适应自然界,而不是自然界要适应小麦。农民在播种“半冬性”等小麦品种时,坚持“适期播种原则”。科学种田绝不是简单地施肥、用药、耕作,而是要不断补充新知识,才能应对异常气候带来的不利影响,确保明年丰收、增收。
1、选用优良品种根据我县的地理、气候及多年种植经验,选用适应性强、增产潜力大的优良品种。我县旱地示范种植长、西农;水地示范种植奉先新品种。
2、药剂拌种,防治病虫害近年来,小麦茎腐病、赤霉病等病害和地下害虫严重发生,未进行包衣的种子,必须采取药剂拌种。
3、选用配方肥料,提高地力尽可能做到有机农家肥、生物菌肥和无机化肥配合使用,化肥注意氮磷钾肥配合,适量增施微肥,原则为“稳氮增磷施钾补微”。根据我县土壤特点及小麦需肥规律,推荐N:P:K配方比为25:10:10的配方肥,亩用量旱地80—斤,水地—斤。
4、适期适量,精细播种我县北部旱塬最佳播期在9月25日—30日,中部旱塬最佳播期在10月1日—10日,旱塬建议亩播量9-10公斤。灌区最佳播期在10月10日—20日,建议亩播量12-14公斤。在高产期后每延期2天,每亩增加播量0.5公斤。
人常说:小麦要七分种三分管,要达到苗足、苗全、苗齐、苗匀、苗壮。首先一定要播种均匀,深浅一致,深度以4厘米为宜,播种过浅和过深都不利于出苗且不容易形成壮苗。所以播种时机手一定要掌握好播种机播种速度。
三、冬小麦冬季田间管理技术要点田间管理:冬小麦冬季田间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增蘖促根,培育壮苗,保苗安全越冬。
做好冬季田间管理,要做好以下几点:
1、及早冬灌。一般在12月中下旬昼消夜冻时进行冬灌,对于秸秆还田的田块,冬灌可适当提前7—10天,起到压茬防止吊根防冻的作用。结合灌水亩施尿素4-8公斤。
2、开展冬前化学除草。冬前应用各类除草剂对小麦都很安全,而且杂草小打药除草效果好。我县一般可在11月下旬—12月上旬进行喷药防治。
四、冬小麦冬季冻害的发生和预防补救1、冻害种类根据受冻后的植株症状表现可将冬季冻害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严重冻害,即主茎和大分蘖冻死,心叶干枯,一般发生在已拔节的麦田。因为小麦进入拔节期,抗寒性明显降低,尤其是主茎和大分蘖发育进程早于小分蘖最易受害。第二类是一般冻害,症状表现为叶片黄白干枯,但主茎和大分蘖没有被冻死。第一类冻害会影响产量,第二类冻害对产量基本没有影响。
2、冻害种类的预防和补救措施①、选用抗寒品种,适期播种。适宜种植冬性和半冬性品种。一般播期在10月上中旬。根据品种特性,不要早播,以免冬前出现旺长,遭受冻害。
②、及时追施肥水,促进小分蘖迅速生长。对主茎和大分蘖已经冻死的麦田,要分两次追肥。第一次在田间解冻后随即追施速效氮肥,每亩施尿素10公斤;对缺墒麦田可结合浇水施入;第二次在小麦拔节期,结合浇水每亩施入尿素10公斤。对一般受冻仅叶片冻枯,没有死蘖现象的麦田,可及早划锄,提高地温,促进麦苗返青,在起身期追肥浇水,提高分蘖抽穗率。
③、加强中后期肥水管理,防止早衰。受冻麦田由于植株体的养分消耗较多,后期容易发生早衰,在春季第一次追肥的基础上,应看麦苗生长发育情况,依其需要,在拔节期或挑旗期适量追肥,促进穗大粒多,提高粒重。
(信息来源:蒲城县农技站成文军编辑:古小鹏王彩霞)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北京有治疗白癜风专科医院吗转载请注明:http://www.kmvbc.com/fyyccs/2949.html
- 上一篇文章: 干货收藏100种疾病在哪家医院治疗最
- 下一篇文章: 新生儿为何容易出现呕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