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观奇妙的点骨矫形术



点骨矫形

一年一度的花博会又在东南花都召开了,漳厦人民又能饱览繁花盛宴了。每年的花博会,小编都会被很多奇形怪状的盆栽所吸引。

大家都知道,这些盆栽是“人为矫正”的结果。

儿童骨骼在正常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年龄段有其相适应的正常解剖轴线和机械力线。因创伤、感染、肿瘤、代谢性疾病等因素导致肢体力线的改变,从而出现关节畸形,肢体不等长,步态异常,关节疼痛等症状。

举个例子,生活中我们可以经常见到的:膝内外翻。这种下肢力线异常俗称“O型腿”、“X型腿”及“K型腿”。

传统的治疗方法首先是等待。等到患肢生长发育基本完成后再行“楔形截骨术”进行矫正。此时,对儿童既已造成的身心损伤往往难以挽救。小儿骨科的理念和目标是早期渐进式干预这类患肢的不良生长,将患儿身心损伤降到最低。

就像园丁对盆栽进行“矫形”一样,在小儿骨科,也有这么一种技术,可以通过十分微创的方式,将儿童畸形的肢体进行神奇的力线矫正。这种神奇就好比古时仙人“点石成金”一样,所以,我们不妨也叫它为“点骨矫形”。

对于小儿骨科医生来说,做到“点骨矫形”,我们有两种手段:一种叫“骨骺刺激术”,一种叫“骨骺阻滞术”。今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目前国内外十分流行的“8字钢板半骺板阻滞术”

8字钢板的出现

8字钢板技术的全称应为“8字两孔张力带钢板螺丝系统生长导引技术”。其手术切口小、不切开骨膜、骺板外固定、没有截骨、弹性固定等特点,适应了小儿骨科微创的原则。

早在年,Phemister在JBJS杂志上发表关于“阻滞骨骺的纵向生长治疗畸形”的论著,可谓正式开启了小儿骨科“骺板阻滞矫形”时代。但切除部分骺板的做法不但对手术时机和操作的要求非常高,而且造成的后果不可逆,可能出现并发症也相当严重。

20世纪50年代,Blount和Clarke发明了U形钉(staple)跨骺板固定。这是一种暂时性阻滞的方法,但内固定物容易移位、断裂、失效,疗效仍存在较大的不可预测性。

到了90年代后期,Metaizeau应用了骨骺螺钉(screw)的办法,改善了移位的问题,但螺钉直接穿越骺板造成不可逆性的损伤,因此仅限于接近骨龄成熟期的青少年。

直至年,PeterStevens设计应用了“8字钢板”(8-plate)进行半骺板阻滞,成功矫正了27例儿童膝关节内外翻畸形,为小儿骨科界提供了一项全新的技术,并升华为“引导性生长”(guidedgrowth)的新理论。

此项技术基于Heuter-Volkmann定律和Pauwels张力带原理。前者的基本内容是过度压力可抑制骨骺和骺板的生长,而适当的张力则促进其生长。后者是利用工程学的原理,通过内固定将张力负荷转化为压力负荷。8字钢板的设计巧妙运用了这两项原理,可逆性地调控半侧骺板的生长,从而达到矫正力线的目的。因此,深入理解并严格遵循技术原理是使用8字钢板进行骨骺阻滞术的基本要求。

临床运用

PeterStevens的经验认为:8字钢板半骺板阻滞术适合于18个月龄以上并且预期有12个月以上骨骺剩余生长潜力的患儿。对冠状面和矢状面的成角畸形效果十分理想,而对旋转畸形作用则相对有限。手术时,先用直径1.5mm的克氏针透视下进行定位及定方向,钢板的长度由事先测量的骺板的厚度所决定。两枚自攻型空芯螺钉的长度要求不超过骨骺中线,但不能短于16mm,不要求平行,但不能穿过骺板、关节软骨及对侧皮质。一般来说,取出的时间在1年左右(6~18个月),视力线改善程度而决定,避免过度矫正,因此术后随访工作十分重要,掌握合适的取板时机是整个治疗过程的关键环节。

8字钢板法,是目前最安全、可靠、可逆、微创的方法而且效果明显。

影响因素

该项技术优点十分明显:微创、手术疼痛及风险低、可逆性引导生长、可多次反复矫正、学习曲线短等。但仍应注意掌握手术适应征、术中精确操作及术后严格随访。

超过14岁的患儿、体重指数大于45kg/m2、胫骨近端内侧角过小,其治疗效果不佳,容易复发,矫正有限。

除骨骺外伤或感染等原因引起的骨骺早闭外,其它原因引起的肢体成角畸形:膝关节的内/外翻、弯曲、伸展畸形;先天性胫骨内翻或创伤后胫骨外翻;内/外翻足或跖屈畸形;肘关节的内/外翻畸形,8字钢板法都可以有用武之地。

如果你有这方面的问题,可以







































北京治疗白癜风什么医院好
专业治疗皮肤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kmvbc.com/fyycby/5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