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课堂孩子其实患上多动症



我们俗称的“多动症”,全称应该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这是儿童中常见的一种心理障碍。但值得孩子与家长注意的是,社会上对于多动症常有一种误解,那就是“孩子安静内向一定不会患上多动症”。由于该类误解的存在,导致不少老师、家长并未及早发现孩子的问题,延误了孩子病情的治疗。11月11日,医院心理科主治医师、国家亲子沟通培训师朱锦烨,向记者讲述了多动症的具体案例,以及背后成因、危害等。朱锦烨表示,只要抓住最佳治疗时机,多动症的孩子是可以康复的。

案例孩子贪玩、暴饮暴食

冯女士的孩子小明今年就读小学六年级,平日里非常喜欢玩平板电脑,有时候父母将家里的电脑藏起来后,他就大吵大闹,甚至鼓动妹妹向爸妈套话,只为能继续玩平板电脑。

可让冯女士最为头疼的,是小明不但贪玩,而且还对学习没兴趣。近段时间,小明突然开始暴饮暴食,快速发胖起来,还常常在课堂上睡觉。虽然老师或家长经常批评小明,他仍然我行我素,甚至还向爸妈提出要求称想要休学去减肥,自称等自己减肥成功就能静下心来好好学习。由于休学是需要正当理由的,老师便建议冯女士带小明去看心理医生,找一找贪玩、发胖等背后的原因。

朱锦烨表示,她介入后,先给小明做了一系列的心理测试,发现小明存在抑郁、敌对情绪等问题,且在人际交往方面也存在不足。后来,朱锦烨又从冯女士处了解到,小明做事非常拖拉,但由于小明智力较高,由此学习还过得去,但成绩起伏很大。

后来,朱锦烨为小明进行了多动症方面的测试,发现小明患上了多动症,尤其在注意力及自控能力方面的指标都是不及格的。原来,小明贪玩、暴饮暴食、学习成绩忽高忽低等等,背后原因都是因为小明难以集中精力学习,且自控能力差而造成的。

分析注意力存在缺陷也属于多动症

朱锦烨表示,多动症,其实是一个人在儿童时期最常见的神经和精神发育障碍性疾病,遗传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以及神经递质代谢异常等,都会诱发该种疾病。而多动症一般有三种具体表现,一类是存在注意力缺陷,如案例中的小明即属于此类,并没有特别好动,但就是无法集中注意力;第二类是多动,这类孩子会特别调皮,虽然也听得进劝说,但很快又会重新犯错,而且常常手闲不下来,经常有小动作或者写写画画;还有一类是冲动,说话多,常打扰别人。但要注意,有一些安静内向的孩子,只存在注意力不集中、自控能力差等问题,而没有冲动或好动,由此,该类孩子的病情也容易被忽略。

“患有多动症的孩子,容易出现感知觉功能异常、学习困难、品行障碍、社交问题及情绪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该类孩子会在青春期甚至长大成人后遇到困难,例如难以很好地履行职责、适应社会。”朱锦烨举例子称,多动症一般会对孩子产生以下影响:行事莽撞,行事不计后果,想干就干,很容易意外受伤;与父母、老师关系差,和其他孩子难相处;易被激惹,常常对立违抗,多嘴、爱争吵、自私、占有欲强,甚至动不动就发脾气;最后,难以与他人进行良好交流,不能恰当表达自己想法等等。

处方配合治疗同时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朱锦烨提醒,实际上,轻度的多动症的确有可能不加以治疗也会痊愈,但大部分的多动症孩子还是应接受心理治疗甚至药物治疗,如果症状不严重,大约经过一年左右即可康复。由此,当父母发现孩子存在过于顽皮、难以管理,过分冲动、多动,或者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现时,不妨带孩子接受心理检查测试,以保证能尽早介入治疗。

如果家中有多动症的孩子,家长应该如何与其相处?朱锦烨提醒,除了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后,家长还应做到以下几点:应该摆正态度,要了解孩子不是故意捣蛋或消极学习,而是疾病所致,要有耐心与爱心;其次,要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不能因为发现患上多动症了,就放任自流或过分苛刻;最后,不妨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锻炼孩子能力的时候,也能让孩子培养自信、感受自我价值。

转载江门日报。

江门医院







































白癜风用什么药膏好
北京最好白癜风正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kmvbc.com/fyycby/5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