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享14个月女婴性发育异常n



作者:茅江峰等

医院内分泌科

摘自《基础医学与临床》年第1期

1病史

患者目前为1岁2个月女婴。出生时表现为女性外阴,存在阴道和尿道独立开口,无阴蒂增大和其他外阴畸形;出生后,孩子生长发育缓慢:说话、大动作和精细动作均较同龄人差。在出生7个月时,医院就诊,提示“发育延迟,明显低于同龄幼儿”。血常规提示“巨幼细胞性贫血”,予口服补充维生素B12×3个月,贫血有改善;平时体弱,易腹泻,外院拟诊“乳糖不耐受”,改用奶粉后,腹泻有改善。

2入院查体

身高81cm,体质量11.5kg。肌张力低。幼女外阴,双侧腹股沟处未及包块。

3实验室检查

肝肾功能正常;碱性磷酸酶ALPU/L;性激素检查:FSH35.4IU/L,LH4.2IU/L,雌二醇7pg/mL,睾酮5.1ng/dL,甲状腺功能正常;SRY基因检测(+)。盆腔超声:未见腹股沟异常包块;未见明确子宫和卵巢组织;骨龄明显落后。

4染色体核型分析

初步检测,患儿染色体核型为46XY。母亲为46XX,t(7;9)(q35,p24);父亲为46XY;再次复查:患儿染色体为46XY,der(9)t(7;9)(q35,p24)。

5

患儿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aCGH)结果

46XY,dup(7),(q35-q36.3);del(9),(p24.3-q23);第7号染色体长臂部分(-)位置重复,长约14.37Mb;第9号染色体短臂部分(-)位置缺失,长约9.72Mb。9号染色体缺失区域包含EZH2、MNX1、DMRT1、DMRT2、SHH、SMARCA2、GLDC、VLDLR、DOCK8和GLIS3基因。

6诊断

DMRT1单倍体不足导致性发育异常。

7讨论

本研究通过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aCGH)技术,确诊患者9号染色体末端小片段缺失,导致睾丸不发育、女性外阴表现、发育迟缓、智力低下和代谢异常。此病又称为“9p缺失综合征”,睾丸发育异常和DMRT1剂量不足有关,而其他基因(EZH2、MNX1、SHH、SMARCA2、GLDC、VLDLR、DOCK8和GLIS3)的单倍体不足,可能和发育迟缓、智力低下及代谢异常有关。本病的诊断过程,为性发育异常疾病的诊断提供很多启示。

性发育异常疾病的诊断非常困难,约50%患者得不到确诊。近10年研究发现,很多性腺发育相关基因(如DAX-1、DMRT1、SOX-9基因)或者它们的启动子(SOX-9启动子)拷贝数目异常,会导致疾病发生。因此指南指出,对诊断困难者,可选择aCGH技术进行全基因组的拷贝数目异常检查,帮助诊断病因。本患者通过aCGH方法,明确DMRT1剂量不足导致性发育异常,为此类疾病的诊断提供了借鉴。

DMRT1(OMIM:)是doublesexandmab-3relatedtranscriptionfactor1的简称。它位于人类9号染色体短臂末端0.84~0.97Mb。它编码的蛋白质,含有常见的锌指样DNA-结合的结构域(zincfinger-likeDNA-bindingmotif),参与调节性腺的发育。此基因的生物学功能高度保守,其同源基因,参与线虫、果蝇、鱼类和鸟类的性别分化。例如在鱼类,此同源基因失活可导致雄鱼向雌鱼转化;反之,此基因表达过多可促进雌鱼向雄鱼转化。小鼠实验证实,DMRT1缺失可导致睾丸间质细胞和生殖细胞的形态异常。近年的热点研究显示,诱导卵巢过多DMRT1基因表达,不仅促使卵巢特异性FOXL2表达降低,还可促进颗粒细胞的形态向睾丸间质细胞转化。反之,在睾丸中减少DMRT1表达,可促进睾丸的间质细胞形态向卵巢颗粒细胞转化。这些研究提示,DMRT1在维持分化后的性腺的细胞形态和功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人类,DMRT1基因表达具有性腺特异性、性别双态性(sexuallydimorphicexpression)以及剂量依赖性的特点。在单倍体(hemizygous)状态下,XY个体表现为睾丸发育障碍和外阴女性化。

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aCGH技术对全基因组的拷贝数目进行检测,明确9号染色体存在基因片段缺失,从而确诊DMRT1剂量不足导致性发育异常。在将来,对诊断困难的性发育异常疾病,可尝试aCGH方法明确诊断。









































白癜风的图片
在北京治疗白癜风大概需要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kmvbc.com/fyycys/2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