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疑解惑早产儿的发育水平是不是都按纠
一对出生16个月的双胞胎,由爸爸、妈妈抱着来就诊,两个孩子还不能坐稳,不会爬、站、走。孩子眼神灵活、注视好,已能叫人,手的精细动作也很好。检查后可以明确是下肢受累的痉挛型脑瘫,主要高危因素是早产、低体重和双胎。到这来是首次就诊,还是看了网上“婴儿脑瘫倾向的姿势反应自测”,觉得孩子有问题才来的。在和家长了解了整个过程后,知道造成孩子这么晚才发现异常的主要因素是:
①家长认为早产孩子就是发育的晚,到了纠正月龄就会慢慢赶上,孩子大运动发育比同龄差,没引起他们警惕可能是异常。我们之所以用纠正月龄是因为看颅脑核磁片、制定营养方案、新生儿头几个月安排运动干预计划等,都要考虑孩子还没发育成熟因素。但是孩子出生后接受的视、听、触、运动等信息比宫内大的多,如果孩子脑无明显损伤,未发育部分应较快赶上。因此在制定干预计划和目标时,不能老用纠正来降低标准,我们制定运动干预计划时出生3个月前完全纠正,4-6个月按早产时间的一半纠正,7个月以后不予纠正。
②家长认为孩子仅仅是早产了,没有其他高危因素,也就放松了警惕。孩子不足孕37周出生或出生体重小于g,往往是胎儿、胎盘受到了有害因素的损伤或母体有疾病。虽然脑瘫等疾病可有多个高危因素,但早产、出生低体重、双胎均是独立高危因素,也就是和对照相比,有其中之一,脑瘫发生率就有统计学意义的增高。JAMA杂志报告,出生体重小于g发生脑瘫比正常儿高60-75倍,智力发育迟缓高6-14倍。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统计7万5千脑瘫儿中50%为早产、宫内发育迟缓因素引起。因此对早产或出生低体重或双胎孩子也要注意观察、早期干预。
③家长说,出生后复诊两次,大夫说正常也就没再复查。因为脑瘫的异常往往随着发育逐渐暴露,早期未发现异常不等于以后不出现异常,高危儿最好每月一次随诊到8-9个月。另外家长也应熟知婴儿发育规律,按照3翻、6坐,晚2个月就是落后,应该及时就医。高危儿家长也应知道脑瘫早期的姿势异常有哪些,这是早期发现异常的有效方法。
④家长认为,孩子很早就听懂话,现在已能叫人,心灵手巧,脑子不会有问题。岂不知脑瘫等异常主要是影响运动系统,早产、缺氧所致影响下肢最著,因此智力和精细运动好,不能放松对大运动发育状况的观察。由于胎儿脑发育的特点,早产儿负责支配肢体、特别是下肢运动的脑室周白质部分微循环发育尚不完善,容易发生脑室周白质供血不足的发育缺陷或损伤。如果早产又加上缺氧等其他高危因素,极易造成严重脑室周白质损伤,甚至白质软化,尤其是32周前,脑室周3-10毫米脑白质为微循环供血的“分水岭”区。因此32周前早产或合并其他高危因素,就更应警惕脑瘫等异常的发生。
目前康复理念和方法不断改进,脑瘫出生后6个月前,甚至3个月以前开始正确干预的,多数可康复到基本正常,我们一定要重视脑瘫倾向的早期发现、有效阻抑。
北京白癜风专科治疗医院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正规转载请注明:http://www.kmvbc.com/fyycys/1908.html
- 上一篇文章: 专家宝宝三岁不会说话是语言发育迟缓
- 下一篇文章: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期待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