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ureredcellaplasia,PRCA)是以骨髓单纯红系造血障碍,外周血网织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减少(白细胞和血小板基本正常)为特征的一组疾病。临床上分为先天性PRCA和获得性PRCA。先天性PRCA又称为Diamond-Blackfan贫血(DBA)。
临床表现常见贫血症状,如面苍、乏力、心悸、活动后气短等。长期严重贫血者易并发贫血性心脏病。部分患者合并胸腺瘤,但仅物理体检不易发现,常由胸片或胸部CT发现。并发于其他疾病有原发病表现,如淋巴增殖性疾病有淋巴结、脾肿大等。
约10%~25%的DBA患者有家族史,其他多为散发性。1/3患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其余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多数在新生儿或婴儿期即出现贫血,基本在出生后1年之内出现显著贫血,而白细胞、血小板正常。DBA常合并先天性体格发育畸形,拇指、上肢和颅面部畸形最常见,发育异常与Fanconi贫血类似,但略轻。病程后期可出现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甚至全血细胞减少。
诊断及鉴别诊断贫血症状和体征,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网织红细胞计数减少,白细胞和血小板正常;骨髓红系增生不良,粒系统及巨核系统正常,一般可诊断该病。细胞培养BFU-E、CFU-E集落减少有助于诊断本病。应注意查找有无胸腺瘤、CLL等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原发病,注意可能诱发本病的感染史和用药史。DBA要注意家族史和体格发育异常。
DBA诊断主要依据以下标准:①婴儿期(小于2岁)即出现正细胞性(或大细胞性)正色素性贫血;②网织红细胞计数减低;③骨髓红系造血前体细胞明显减少或缺乏(span=""有核细胞的5%);④染色体脆性实验正常。
PRCA应注意与由其他原因诱发的急性造血功能停滞,或者以溶血为基础疾病突然发作的“再障危象”相鉴别。DBA要注意与小儿的一过性红细胞增生减低鉴别,这些患儿多有前驱病毒感染时,贫血不严重,血红蛋白F不高,感染控制后常能自发缓解。其他如Fanconi贫血、Pearson综合征及软骨-毛发发育不良综合征等伴体格发育先天性疾病也需与DBA相鉴别。
治疗1.支持治疗严重贫血输注红细胞,评价体内铁负荷,注意除铁治疗。
2.去除病因停用可疑药物。胸腺瘤者应尽早切除胸腺,术后缓解率可达25%~50%。但是无胸腺瘤的PRCA不建议行胸腺切除术。微小病毒B19感染者及时抗病毒或大剂量静脉免疫球蛋白治疗。
3.免疫抑制治疗肾上腺皮质激素是PRCA一线治疗药物,常用泼尼松的起始剂量为1-2mg/kg·d,缓解率约50%,但持久者少。多数需维持治疗或因复发更换方案。如连续使用泼尼松4月~6月仍然无效,或需大剂量维持,应考虑换用或加用其它免疫抑制剂。环孢菌素单用或者联合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有50~80%左右疗效。细胞毒性免疫抑制治疗,如环磷酰胺、硫唑嘌呤,6-巯基嘌呤等因其毒副作用较大,应慎用。
大剂量静脉免疫球蛋白通过反馈性免疫调节效应,抑制B、T淋巴细胞功能,阻断单核巨噬细胞系统Fc受体。免疫球蛋白也有抗感染作用,可用于微小病毒B19感染者。
DBA儿童治疗泼尼松以60mg/m2/d起,有效者1~2周后见到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升高。一般在血红蛋白水平到g/L时减量。若激素3~4周无反应,认为是无效病例,及时改变治疗药物或方案。约60~70%DBA对糖皮质激素有效,但RPS19突变者有效率仅40%多,更易发展为输血依赖,而需要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4.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惟一能治愈DBA的方法,输血依赖的DBA应及早进行移植,首选HLA匹配同胞供体。
一旦发现自己有上述发病症状,医院诊治,早期再障是可防、可控、可治的。那么,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有什么好方法吗?
★在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上,目前临床上最有效的方法是中西医结合治疗,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体系,避免了中药见效慢和西药副作用大的弊端,从而提高了再障的治疗有效率,使复发的风险降低,已成功有效治疗了众多患者。
★1.如果觉得本文不错,点击右上角,可以将文章分享至朋友圈;扫描北京白癜风的权威专家北京治疗白癜风的权威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kmvbc.com/fyyczz/1565.html
- 上一篇文章: 新技术我院独家引进全身运动质量评估技
- 下一篇文章: 国医大师李济仁男性乳房发育证病例